90年前,《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将红军中的一些悲观、颓废一扫而光,将一支军队、一个政党凝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40年前,面临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声音划破迷雾,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改革发展的方向。
今天,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历史的一次次风云际会中,中国共产党由成立之初的一棵幼苗,长成现在的参天大树,以一脉相承的担当,支撑起过去、现在和未来。
“赶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要担当“治国”“平天下”的使命
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中国共产党人的“进京赶考”命题,引发几代人关于担当的思索。
从1921年起,28年间,中国共产党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以敢为人先的气概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但胜利后怎么办,就像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说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从革命的党到执政的党,地位的变迁赋予了担当新的涵义。
“进京”,意味着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了执政党;“赶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保持着清醒的意识,包含着强烈的执政担当。对于毛泽东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要担当“治国”“平天下”的使命,不仅是为了强化“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更是为了要完成“中国经济复兴”、在中国“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使“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等一系列艰巨任务。
崇高的执政担当,体现在共产党人面对历史和人民交给的重任毫不迟疑、挺身而出的忠诚和勇气。1976年,“文革”结束。邓小平对家人说:“我还可以干二十年。”在大是大非面前,邓小平想的不是一己安危,而是国家兴亡。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对外开放、试验特区……他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带领新一代共产党人担负起坚持正气、坚持真理的使命。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正是邓小平勇于担当的精神,带动了一大批共产党员主动靠前请命,勇挑重担,使改革开放如一缕清风吹遍大江南北,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又抒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弹指一挥间。经过近70年的执政,中国共产党应继续一个怎样的担当姿态?“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严峻考验还在我们面前。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人们发现,“担当”是一个高频词。“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汇成一句话,就是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担当就是不消极,不观望,主动揽起责任
担当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不管是在革命还是建设时期,随时可能出现困扰和艰险,更可能面临种种不公正对待。这个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对策,是判断党员担当与否的重要标准。
1956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曾回忆他在革命生涯中遭受的多次挫折:“三次‘左’倾路线时期给我的各种处分、打击,包括‘开除党籍’、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赶出红军等,有多少次呢?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不公正待遇既能让人绝望沉沦,也能砥砺人的意志,激发更大的担当。逆境中的毛泽东能够坦然面对,他在1929年说:“我们还要在井冈山干下去。”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会议,错误地撤销了毛泽东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此后长达两年时间,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重要决策上都失去了发言权。曾与毛泽东一道工作过的李维汉,对于毛泽东面对不公正对待时的担当作出过总结:“他坚持三条:一是少数服从多数;二是不消极;三是争取在党许可的条件下做些工作……在受打击的情况下,仍能维护党的统一,坚持正确的路线和主张。”
不仅如此,在此期间,毛泽东还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对农村情况进行了系统扎实的调查研究,为中国革命默默积累着经验。毛泽东随时准备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担当。他对周恩来表示:“前方军事急需,何时电召便何时来。”
“对于那些冤枉和委屈,对于那些不适当的处罚和错误的处罚有两种态度”,毛泽东采取的是“把它看作一种有益的教育,当作一种锻炼”。不消极,不观望,这是毛泽东赋予“担当”二字的深刻涵义。
担当是党性之魂,是理想之魄。在革命年代,敢担当才能打胜仗、平天下;在和平年代,敢担当才能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1961年,周恩来在伯延调查中,针对很多群众对于农业生产瞎指挥造成粮食大减产怨言很大的情况,没有回避,而是主动揽起责任。他坦言:“你们批评得对,我很难过。上面不了解情况,下面乱指挥,搞得你们减了产,生活困难。”看到大家吃不饱、吃不好,周恩来还主动作自我批评:“乡亲们,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我这个总理没有当好,让大家挨饿了。”其实,作为总理,很多地方情况,周恩来并不了解,也不应该由他一人负责。但他敢于揽责,接受群众批评,并勇于自我批评,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担当。正是有了这份担当,为党在今后的农村工作中干什么、怎么干找到了清楚的答案。
干,就要开拓创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执政理念一旦确立,就要将担负的责任落到实处。如何落实?“干”字当头,实干才是最好的担当。
1977年,已是73岁高龄的邓小平再次复出主持工作。他说,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做官,一种是做点工作。“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
不做官,而要“做点工作”,正体现出邓小平关于“党员的责任”的担当,也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的优良传统。从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一直处在战场前沿和生产一线,深知实干的重要性。为此,邓小平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
邓小平的实干,有一个方针叫“不争论”。在他看来,在不涉及改革方向和根本原则的前提下,只要符合群众利益,能通过实践来验证具体措施的正确性,那就“不争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提出“大包干”“包产到户”的设想,这一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就遭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对此,邓小平坚定地支持“试验”,最终在全国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闯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邓小平的实干,代表的是一大批具有同样实干精神的共产党人的担当之法,“干,就要开拓创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只要认准了正确的方向,即使“摸着石头过河”,也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1979年,收到广东省委关于将深圳、珠海、汕头划为对外加工贸易区的汇报,邓小平鼓励说,要大胆实践,并将贸易合作区定名为特区。
如今,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名片。“敢闯敢干”催生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一个世界奇迹。
多少年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里深有感触地谈到一边摸索一边实干的正确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么搞?谁知道!还得摸着石头过河。石头是什么?就是实践。摸清历史的脉搏、历史的趋势……农村改革中把它恢复起来,发扬光大,所以搞得比较成功,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以后千万不能再丢掉了。”
只有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担当起领导重任
翻开党章第六章第三十五条,是关于党的干部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的内容。责任担当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也不是一味蛮干,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多种素养才能实现。
能力从哪里来?学习!
1939年12月,陈云在延安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陈云认为,学习是“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他指出:“我们好多同志总以为只要一天到晚不停地工作,就算尽了我们对党的全部责任,这种想法是很不全面的。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读书,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因为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选择学习,才能为责任担当奠定理论基础。这一点,历代共产党人都有着清醒的认识。毛泽东说:“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把字贴在背上,让后面的人学;解放上海,指战员们先抢着拿《城市常识》小册子;改革开放之初,副总理带团,用“从牙缝里省下”的外汇出国学习。回首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多时间,中央政治局进行了几十次集体学习,内容涉及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方方面面。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以学习促担当的典范。他曾回忆说,上山下乡的时候,他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另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陪伴习近平总书记至今。也正是因为有了深厚的积淀,在肩负带领中国人民逐梦的重任时,习近平总书记才会那样的游刃有余。
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干部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与时俱进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才能担当起领导重任。”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正是有了担当,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从革命到建设、从开放到逐梦的道路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二字也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意义。面对发展中的新挑战、新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不断激发闯劲和干劲。几代共产党人以担当者勇气和探索者气质,给世人诠释了担当的真正内涵,以及如何才能做一名有担当的共产党员。“敢于担当”作为合格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既是共产党人所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尽职履责、提高执政能力所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一点,永远不会变。(李自强)
(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